2月18日报道,自2001年2月19日证监会宣布放开境内居民投资B股市场,到今日刚好十年时间,作为特殊时期产物的B股也站到了十字路口。2008年股市见底以来,B股指数已由2008年的86点涨至目前的310点,相当于上证指数4500点水平,而深圳B指去年11月份就已创出历史新高,B股走势远远跑赢A股。
对B股市场研究颇深的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张崎认为,B股自去年以来的强势是其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所决定的。首先,B股市场自2000年之后就不再发新股,目前总市值只有300亿美元左右,市场规模较小,而同期A股去年新股发行以及再融资不断,而且还面临大小非减持,而B股没有这些问题,有的只是分红,两者市场供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次,B股的估值也远低于A股,而且像张裕B(200869)、中集B(200039)、威孚B等B股市场龙头股的业绩都在增长,其总体质量不错;三是,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吸引了大量热钱,同时考虑到资产的保值增值,外汇持有人存款意愿降低,投资B股也成了不错的选择。
九鼎德盛首席分析师肖玉航表示,除了估值和人民币升值因素外,围绕B股改革方向的传闻不时出现,尤其是国际板推出的日益临近,引发了市场A股与B股合并的预期,而B股的相对估值优势也吸引了部分炒作资金的介入。
B股市场设立16年以来,累计融资43亿美元,不过自从2000年之后B股开始停发新股,其融资功能也已丧失。近10年以来,B股的出路一直备受业内关注。不过,截至目前管理层对于B股仍没有明确的定位,这也导致市场的猜测不断。
张崎认为,国际板主要以人民币定价,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红筹股回归关系密切,与B股关系不大。“另一种办法是由上市公司出面回购,这不可能解决掉所有问题,而且上市公司现在想的是如何融资,回购的动力不大。与A股合并转换可能是目前解决B股问题的唯一办法。”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