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09:45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0年发展,对地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也有诸多探索。但当前,经开区也面临增速换挡、转型阵痛、改革攻坚这一新常态,经开区如何重新确立发展定位和路径,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担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顶梁柱”备受关注。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金融危机之前就意识到所面临的一系列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金融危机更加快了它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路径的步伐。“创新驱动,营造生态,主动融入”大致能概括合肥经开区目前的发展状态。本报记者近日深入合肥经开区,对它们近年来的探索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推出系列报道,从不同侧面来解读合肥经开区适应经济新常态所做的准备。 巢湖北岸,站在规划建设中的合肥港中派河码头向北望,铁轨长延,合肥经开区内的铁路专运线直达派河港区。举首南眺,派河直通巢湖,巢湖浩荡,汇入长江。 融入长江,通达的不仅是航道。10月9日,合肥港二类水运开放口岸获国家批准;9月22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长三角合肥等5个海关率先启动;11月28日,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制度在合肥海关推广;12月1日,长江经济带“十二城海关如一关”;12月2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安徽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合肥经开区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通航、大开放”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内陆是开放最薄弱的地区,但同时也是潜力最大的区域,内陆与沿海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放的差距,只有扩大内陆开放,才能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同时,开放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文化,受地理位置影响并不大,经开区就是很好的样板,开放促进改革,改革又促进了开放。”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在接受本报采访组专访时说,新一轮开放是合肥经开区最大的“红利”,是迎新转型升级最大的筹码。 对外开放带动对内开放 竞争白热化的国内家电市场,原本并没有给晶弘冰箱这样的“新面孔”留下太多成长空间,但它用强劲的销量增长证明自己并非“小角色”。今年前三季度,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销售108万台冰箱,同步增长9.7%,跻身国内冰箱行业前10位。 “晶弘冰箱快速发展得益于合肥经开区良好的产业链配套和协作。”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琦说。 到合肥经开区考察的人们常常会发现,这里很多家电配套厂家简直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家只做一道工序或只做一个配件,形成越来越细的专业分工。记者在晶弘冰箱这样上规模的整机企业采访时发现,光为其做配套的协作厂就有数百家,有几家配件厂,干脆就在晶弘厂区内一角设立车间,以减少物流。这些企业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协作,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关系。 由于区域性产业集中,多种家电产品90%以上的部件都可以在合肥就近配套、就地取材,采购成本特别是其中的运输成本极低,低到任何一个企业自己生产都不如从外部采购。结果是较大的市场规模取代了较大的企业规模,较多的市场资源配置取代了企业内部生产,体现了开放的宗旨。 “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只有把产业放在全球产业链的链条上,才能有出路,家电产业就是很好的例子。”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程振革说。“一年前,我们脚下踩的这片土地还是黄土,如今盖起了最先进的厂房。这一年的巨变,让我感觉到合肥经开区这个速度比当年的深圳速度、浦东速度还要快!”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两千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正式投产仪式上如是说。 “当前,经开区已经集聚了大量的主导企业,对现代企业的服务工作,成为了经开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此外,针对现代企业发展存在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管委会领导班子多方调研,决定吸引一批专业的物流公司为区内生产型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程振革说,发展物流业,合肥经开区手握码头和机场两大口岸和平台。 开放成就合肥经开区 30年前,为加快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开区发展虽然只有21年,但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合肥经开区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但在200多个国家级经开区位次排序中,合肥经开区位居前列,在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中蝉联第一。其中,体制创新指标排名全国第一,生态环境指标排名中西部第一。 目前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大改变的新常态下,合肥经开区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续写更大辉煌,未来该怎样定位自己?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姚卫东时,他没有直接回答,对着沙盘,他一一历数了在72.72平方公里建成区上每一个方格如何优化布局,对新近划入快速建设中的合肥空港经济区域,则充满着更大的自信和期待。 中派河港的这个“手笔”,形象地浓缩了合肥经开区的雄心:以更加开放的思维,主动融入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大战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区位优势,把合肥经开区打造成为联结“一圈一带”——长三角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这样的信心,有着不可否认的地缘优势。地处中西部腹地,合肥经开区无疑属开放“末端”。但用开放的眼光重新审视,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它是重要的节点城市,按照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规划,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是与杭州、南京并列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三大副中心之一,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要求合肥未来的角色是国际大都市。 有着地缘优势的外因,凭借着“充当体制改革试验基地”这个巨大的制度优势内因,在过去21年的时间里,合肥经开区共引进项目1503个,其中外资项目365个,目前,全区注册企业数7292家,其中,28家世界五百强在经开区投资31家企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1家。拥有日立、尼普洛、花王等知名日资企业35家,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和台资企业首选地。它以仅占合肥市0.6%面积的土地,贡献了全市近25%的GDP和34%的工业产值。 “内陆发展离不开开放,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如果一个地方不够开放,要开发得很好,是很难的,也是有障碍的,不能实现真正的开发目标。”姚卫东说,讲开放,一定要有口岸和平台,合肥经开区有水运港,有出口加工区,安徽省唯一的空港经济示范区已经交给合肥经开区开发建设,现在,他们正在申报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级)、合肥航空港进境指定口岸。 合肥经开区人表示,他们对外开放,就是三件事:一是大通道建设,打通水、陆、空、通讯网络等全方位的开放通道,与周边、与世界形成便捷联系,比如派河码头、新桥机场等;二是大通关;三是大平台建设,推进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有了这三样,发展开放型经济,就有了前提。 开放是开发区转型升级最大筹码 “作为一个口岸,货物到你这里就能出国,新桥机场就是一个口岸,依托这个口岸,国际采购、运输、来料加工、配送、通关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合肥周边的企业都可以在这里获得服务。”合肥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桑林兵说,安徽是农业大省,但苦于没有自己的检验检疫口岸,水果、肉类进出口都要去上海等地检验检疫,时间长、成本高,如果申报成功后,临近的河南、湖北等省部分市就可以到这里检验检疫,不但可以带动本地进出口贸易,还可以吸引周边省份把货物转到合肥进出口。 2014年5月9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经开区正式揭牌。清华大学的桥梁动态监测具有领先水平,9月12日,合肥市邀请到清华大学相关专家,对市内初步选定的5座桥进行动态检测,通过收集桥梁的动态参数进行安全监控。我国目前有超过76万座桥梁,桥梁安全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经开区积极引进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正是看中了相关领域的市场前景,走上转型升级的科技产业化之路。 “我们的项目进来都是和经开区联合办公的,彼此间有顺畅的例会制度、公司交流机制。”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说。 有了开放的硬环境,有了开放的大战略,需要有开放的软环境配套,而合肥经开区实行管委会模式,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驻机构,主要职能是发展经济,负责招商引资,为驻区企业服务,本身就是开放的产物。 “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对我们现在来说,转型发展存在问题,需要开发区管委会加大引导和服务的力度。我一再重申,开发区的唯一权力就是服务!”姚卫东说。 事实上,合肥经开区对外开放,有着深远的谋划。 先看区域发展“新棋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盘“大棋”已弈至中盘,正积极推进由东向西梯度发展,谋划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发展,合肥经开区是“桥头堡”。再看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正在构建陆海并举、东西并进,更加均衡、更加安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合肥经开区在区位上已成战略主轴。“两局”之下,合肥经开区既有长三角进一步扩大开放之地利,又逢中西部大发展之天时,未来,其地位与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我们现在正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引进外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瞄准世界发展潮流,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贸易展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等含金量高的战略性新兴服务贸易。”程振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