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辽宁省鞍山市吴女士,40岁,研究生学历,工作稳定,税后年收入约4万元,购买了附加保障险的分红险、万能险(附人寿险、意外险、医疗险),身体健康。
吴女士丈夫,42岁,本科学历,工作稳定,税后年收入约6万元,购买了附加保障险的分红险(附人寿险、意外险、医疗险),身体健康。
夫妻二人有一个女儿。
家庭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102.6万元 |
现金及活期存款 |
6000元 |
保险现金价值 |
6万元 |
定期存款 |
20万元 |
企业债、基金及股票(当前市值) |
4万元 |
房地产 |
60万元 |
汽车 |
12万元 |
负债 |
0 |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 |
家庭月度收入 |
10000元 |
工资收入 |
10000元 |
家庭月度支出 |
4000元 |
生活开销 |
3000元 |
其它支出 |
1000元 |
家庭其他年度收支表 |
家庭年度收入 |
12000元 |
存款、债券利息 |
6000元 |
其它收入 |
6000元 |
家庭年度支出 |
4.3万元 |
保险费 |
1.8万元 |
教育费 |
1.5万元 |
其它(旅游等) |
1万元 |
二、理财目标
1、利用现有资金,使每年有12-15%的收益;
2、为女儿上大学及出国储备教育金。
三、财务分析
吴女士家庭支出占比较高,年度结余率仅31.06%,结余率偏低使得日后的理财规划略显紧张。
30万的金融资产,2/3用于定期存款,比例偏高,会导致家庭投资收益率偏低。另外,定期存款虽然风险较小,但和同等风险等级的投资产品相比,收益率也偏低,会影响整体资产的收益率。需要重新梳理,以更接近12-15%的投资收益预期。
吴女士比较有保险意识,保障险购买得比较齐全。
四、理财方案
1、现金规划
建议平时保留1200元左右(约等于家庭每月开支的3倍)作为日常备用金,如果预期收入不太稳定,可以考虑多留些备用金,以备急需。备用金可以现金、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型基金的形式存在。建议夫妻各持一张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2、保险规划
保险是保障家庭财务稳定的基石。
吴女士及丈夫都购买了附加保障险的分红险、万能险,附人寿险、意外险、医疗险,保险种类比较全面。需要考虑的是保障力度如何。
吴女士年收入约4万,建议购买保额10倍于其年收入的意外险,即购买大约40万意外险,另外购买50万的重疾险差不多能满足需求。而吴女士丈夫大约需购买60万意外险和50万的重疾险。
如果现有保险的保障力度不足,建议考虑补足差额部分。
别忘了给女儿也上一份保障险,如果学校统一投保的学平险保障力度不能满足要求,考虑自己购买一老一小或其他保障类商业险。
提醒吴女士,分红险、万能险的收益较低,投资时间较长、流动性差,建议不要过度投资。
3、子女教育
吴女士没有告知女儿年龄,这对教育规划非常重要。
根据吴女士的年龄判断,可能其女已上中学,故距离大学入学可能仅有3-6年,仅能通过工资积累和中短期投资来实现教育资金的规划。
吴女士家每年结余41000元,假设女儿5年后上大学,上大学前家庭扣除开支,净结余积累20万左右,加上目前的20万定期存款、4万股票/基金,大约有44万资产。
如果能让这些资产在5年时间做投资,很好地保值增值,解决女儿的大学教育费用不成问题。到部分学费不太高的国家留学,问题也不大。
这里把子女教育规划和投资规划合并考虑。
4、投资规划
先看吴女士的投资现状:除去分红险、万能险,吴女士的投资资产有24万,其中20万的定期存款和4万的股票/基金。年定存利息是6000元,股利股息显示为零。投资收益显然不足以让吴女士满意。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定期存款比例太高,经过最近一次加息后,1年期定期存款利息也仅有3%。相对而言,股票/基金属于更高风险、更高回报的投资品种,但由于目前股票/基金投资比例过低,影响了家庭整体资产收益率。
投资目标:期初本金约23万(投资前注意留出日常备用金),期末增加到43万,期望年收益12-15%,吴女士风险评估是稳健型,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低。
首先,我们建议吴女士把投资资金按长短期做一个分配。
对于长期规划,需要做长期投资,比如说夫妻二人的养老规划,建议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每月定投500元到指数型基金。基金年收益按10%保守估计,20年后可累积约37.80万元,作为夫妻的养老费用。外加社保,应该基本够用。选择指数型基金做定投的原因在于,指数型基金与股市波动相关度最高,历史表明,投资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比主动操作的公募基金都能更好地享受股市上涨。
对于中短期规划,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同时注意本金安全。合并了女儿的教育资金,这23万本金,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资产配置。因为吴女士风险评估是稳健型,因此我们将高达60%的资产用于配置固定类投资产品,40%用于偏高风险类产品,以博取更高回报率。
具体产品推荐上,我们建议吴女士可以用60%的投资资产投资于债券型基金(2010年平均收益5.6%)、银行理财产品。40%左右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或者类似于私募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2010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虽然比较低,仅1.18%,但跑赢大盘15.49%;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5.50%,跑赢大盘19.81%。去年行情不佳影响了高风险类基金的收益,但我们认为把投资期限拉长到5年左右,是可以抹平很大部分波动风险的。而且目前市场处于相对低点,投资于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不大。2011年,我们认为大盘将呈现震荡态势,建议投资者可在市场出现低点时分批建仓股票及偏股型基金,而低风险类的基金随时可以买入。
我们来预估一下投资收益。假设债券型基金年平均收益5%,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年收益保守估计为20%,那么投资年收益率为(23*60%*5%+23*40%*20%)/23*100%=11%。如果市场行情较好,或者基金品种选择好,收益会更高。如果市场行情不佳,如股票型基金亏损10%,年收益也只是-1%,资产缩水不是特别严重。
本规划中低风险资产投资比例为60%,低于目前家庭的83%,如果将此比例调低到50%,年预期收益可达12.5%;调至40%,年预期年收益则可达14%。但如果一个稳健型中年家庭持有的高风险资产过多,一旦遭遇亏损,投资者可能难以承受。
按6:4的比例去配置,投资收益比吴女士的期望值略低,但须意识到风险和收益并存,一个硬币的两面,您必须有所舍弃。
投资要点:一是严格控制低风险、高风险的投资比例;二是在用钱之前,择机把这部分资金变现,或者转化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产品,落袋为安。
最后,建议吴女士分析家庭支出的大项,找出哪些项目可以节省,开源节流,将钱用在刀刃上。
(作者: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注:本信息仅代表合作机构或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工行意见,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