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银监局主办的第二届浙江银行业创新论坛9月24日在浙江世贸中心隆重举行。我行党委书记、行长徐新桥在论坛上作了题为《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引领转型发展步伐》的精彩演讲。
徐新桥在演讲中说,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就是银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重新整合各项经营管理资源,实施创造性的变革活动。在这过程中,商业银行建设新机制,引入新技术,开拓新服务,再造新流程,确立新的组织运营和管理模式,从而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竞争中确立更大优势。近年来,工行浙江省分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积极主动地结合总行、监管部门精神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从制度、产品、服务、流程、技术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改革创新工作,特别是把推进管理创新作为增强发展活力和打造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保证了全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客户为中心推进对外服务流程创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积极推进公司客户分层营销,根据客户规模和融资规模划分省、市、县三级行的事权,坚持“哪一级审批,哪一级管理,哪一级营销”的原则改造营销流程,并根据客户等级配备相应级别的客户经理。加大个人金融产品交叉销售力度和系统改造、制度整合力度,按照“客户分层、网点分类、功能分区、业务分流”的原则,整合创新服务渠道,同时大力发展电子银行、自助服务等离柜业务,有效分流柜面业务。
以集中管理为核心推进内部管理流程创新,促进资源的整合和效率、效益的提升。推进财务集中改革,将支行所有财务事项全面上收至二级分行进行核算和管理。按照“全额集中、统一配置、分别计价、钱账分离”的原则,实行资金自下而上集中和自上而下配置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理顺产品、部门和地区收益线。推动会计业务后台处理集中和账务层次上收,全面改造会计核算流程。建设二级分行信贷审批中心、贷后管理中心和信贷业务处理中心,实施集中审批、集中贷后管理和集中处理信贷案头工作模式。
着眼于风险掌控能力的提高推进风险管理创新,依托先进的信息系统手段和流程控制确保安全经营。依托CM2002系统,对全辖每笔贷款进行实时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监测,加强非现场检测的深度、广度、频度和精度,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加快退出潜在风险贷款。通过流程再造,上移风险点的管控层次,增强对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风险的防控能力;全面实施网点营业经理委派坐班制、支行总会计监管制和二级分行检辅集中制,特别是网点营业经理委派坐班制还被总行在全国推广。
立足增强活力推进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机构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围绕上市银行价值创造的导向,不断探索完善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各行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降低成本及经济资本占用,更加注重统筹风险控制和市场拓展,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实施人力资源提升项目,真正形成覆盖各专业、分层分级的岗位职级管理体系,为各类人才搭建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职业发展平台,形成以岗位价值和绩效考评为核心的、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
徐新桥强调,推进银行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关注和把握好外部与内部、个体与整体、自身努力与外部推动、创新与风险这四大关系。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同业竞争的鞭策,面对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全新任务和巨大挑战,必须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流程架构、服务、内控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和经营转型的着力点,以此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在这过程中,要多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多与同业加强交流沟通,共同为打造创新型银行、创新型社会作出努力。(沈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