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企业资金普遍喊‘渴’的困境下,工行绍兴分行帮我公司开出三剂‘良方’,上半年企业财务成本下降了约15%,贷款总量却一分钱没减少。”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宝林如是说。
“港龙”是绍兴市一家较大型的针织服装企业,出口量较大,原材料大部分在国内采购。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利润减少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港龙”的供货商要求缩短结算周期。今年初,该公司向工行申请增加2000万元贷款。
“我们调查发现企业管理规范,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但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方式单一,造成今年企业财务成本增加较快。”工行绍兴城北支行信贷负责人李若兰表示。该行给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组合拳”:一是由于企业出口量较大,建议改做远期结售汇、福费廷和出口押汇等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既增加资金的流动性,还可以提前结汇,规避汇率风险。二是建议企业适当增加国内贸易融资比重,比如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原料采购款,及时将手中的承兑汇票贴现。考虑到企业今年国内采购增多,推荐一种新型的国内贸易结算方式——国内信用证。这种方式成本低,由于实质上是一种银行信用,对供货商来说收款更有保障,且省去了汇票传递的繁复手续。三是承诺企业需要时帮助联系信托资金。
“这三种金融避险工具的使用,使企业今年没有增加财务总成本,但业务照样发展得有声有色。”杨宝林说,上半年企业出口2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一半以上通过工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仅此一项,企业就节省100余万元。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等国内贸易融资方式,相对于简单增加贷款,企业节约利息支出约8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