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沿线项目密集落地。但不管是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还是当地企业,都备受资金问题困扰。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也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搞好相关制度设计。多位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的金融创新需要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应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甚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本市场对接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安排。
银行仍是“主力”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统计数据,2016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量同比增加142%;交易金额同比增加246%,达到2210亿美元。
多元化融资体系待完善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长期的规划,其资金需求和缺口是巨大的。据IMF测算,未来五年,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至少涉及12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与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就达70个。我们仅以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的资金缺口为例,根据最新的亚开行的统计数据,每年就超过一万亿美金。
刘英进一步指出,“一带一路”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其金融创新应包括五方面制度设计:一是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和安排,加强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强政策性金融对“一带一路”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力度。二是改善传统的间接融资的支持和服务。比如,传统信贷不够,存在期限错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金融创新,使之能够提供长期而且是低息的贷款。三是需要加强直接融资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和安排。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甚至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的资本市场对接合作,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安排,包括各种基金的支持和安排。四是加强开发性金融方面的支持和安排。加大力度不仅是我们的国开行、口行,还有其他一些开发性金融的资金支持和安排。加强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包括与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五是加强保险业的支持和安排,不仅是出口险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其他保险机构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六是需要更多的“一带一路”的金融的创新,包括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的支持与安排。七是需要加强完善PPP机制,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PPP的合作,以及PPP的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在防控更好风险的前提下加强PPP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八是需要构建中国及金砖国家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一带一路”金融机构进行评级,提升评级,降低融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