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黑色系走强以及美元下跌带动,近期沪铜摆脱了自5月以来震荡的走势,展开了一轮久违的反弹,昨日主力1708合约最高上探至47000元/吨一线。分析人士表示,近期铜精矿加工费的下降以及库存的持续走低,也给予铜价进一步的支撑,短期铜价料将大概率走高。
供需面出现改善
在国际国内多数工业金属走弱的背景下,今年2月以来,沪铜出现向下调整,价格重心不断下移。
供给方面,据了解,虽然今年一季度必和必拓旗下智利Escondida铜矿罢工与印尼Grasberg铜矿的僵局,使得全球铜供应量在一季度出现了下滑。但随着上述铜矿罢工的陆续平息恢复正常出货,以及新增产能的持续投入,整体而言,今年全球铜产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同时由于去年底铜价高企,大量废铜也被吸引流入市场,这些都将使得铜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过剩。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也在其最新的月度报告中指出,今年前三个月,全球精炼铜市场出现了16.5万吨的过剩,而去年同期该数据则短缺1.2万吨。
国内方面,据上海有色网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5月中国电解铜产量为62.5万吨,同比降3.55%,而前5个月累计产量为317.85万吨,同比增0.59%。随着国内冶炼厂集中检修潮退去,大部分炼厂产量将恢复,6月中国电解铜产量将会显著回升,该机构预计6月中国电解铜产量为65.9万吨,同比增长1.85%。
当前供给端过剩的局面并未出现根本改善,而从需求端来看,ICSG在其报告中指出3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01万吨,消费量为202万吨,全球精炼铜市场出现5000吨的短缺,而2月时则过剩10.2万吨。而从中国数据来看,该报告也指出保税仓库铜库存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从2月时18.2万吨的供应过剩降至3月的3.5万吨。因此,从数据方面,铜价似乎已出现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