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员工发展 > 感动工行人物  
 

第三届感动工行人物

  郑鸿
  郑鸿,男,享年47岁,中共党员,1980年入行。去世时任四川绵阳分行盐亭支行客户经理。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你把鸿鹄的志向、哨雁的忠诚,化为对工行事业的执着追求。你走了,却不曾远离。那奋力高飞的身影,依然刻在我们心里。

  2011年6月3日,对于四川绵阳盐亭支行的员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重新开业仅2个月的盐亭支行取得了第一战役的辉煌胜利,各项存款达2.32亿元,贷款达2000多万元。正当支行员工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却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该行优秀共产党员、客户经理、年仅47岁的郑鸿同志罹患肝癌晚期,生命垂危……

  自学成才,勤学苦练基本功

  1980年,年仅16岁的郑鸿,成为人民银行盐亭县支行的一名员工。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每天几百笔的手工记账,几十万的现金收付,一大堆余额表、总账、分户账、计息单……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好学的天性和进取的斗志并未让他退缩。郑鸿发誓,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员工。每天,他晚饭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算盘和点钞纸练习,常常到夜半三更还点灯苦战。手指磨破了,他缠上一块胶布;冬天里手冻肿了,他抹上厚厚的防冻霜坚持练习。很快郑鸿就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随着计算机逐步走上柜台,他又自掏腰包参加了夜大学习,不仅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能帮同事们解决电脑常见故障。他还先后参加了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函授中专和自修大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经济学自考大专文凭。“作为金融战线的一员,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一把响当当的铁算盘!”他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勇挑重担,爱岗敬业当尖兵

  1999年,郑鸿所在的盐亭支行因连续亏损,上级行做出撤并该行的决定。时任支行业务部副主任的他,主动请缨留下负责不良资产处置。在随后的500多个日夜里,他不知有多少次一个人废寝忘食地呆在堆积如山的信贷档案室里,追债讨账中,他不知遭受了多少次企业的白眼、冷遇甚至人身威胁。一些赖账企业对他像避“瘟神”一样躲之不及,处置工作异常艰辛。当时,县里一家水泥厂经营不善面临倒闭,郑鸿多次登门协商处置事宜,负责人根本不予配合,东躲西藏。面对这一切,他毫不气馁,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到负责人家中讲政策、说道理,最终实现了成功处置。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我行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700多万元。

  2006年7月,郑鸿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月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转岗从事个人客户经理工作。人到中年才进入营销队伍,要想打拼出一片天地谈何容易!他暗下决心:“一切从头开始,甘当小学生,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 为了更好地胜任新岗位,他一方面虚心向同事请教,补习业务知识;一方面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市场中。很快,他就成为业务骨干,业绩稳居支行前三甲,先后获得总行“个人贷款营销管理先进个人”和四川省分行“优秀客户经理”等殊荣。四年时间里,他经手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40178万元、房屋抵质押贷款2507万元、个人经营贷款853万元、个人综合消费贷款475.8万元。在他经办的这4亿多贷款业务中,至今没有发生一次客户投诉,没有查出一笔违规,没有产生一笔风险。

  悲怆坚守,无私奉献抗重灾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地处重灾区的绵阳分行干部员工来讲,是永远也抹不去的悲痛记忆。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郑鸿同志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和沉着,在悲怆中坚守,在奋争中奉献。地震发生后,正在营销客户的郑鸿第一个冲回支行办公室,收拾整理贷款资料;第一个深入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主中,查看贷款抵押物受灾受损情况;第一个主动请缨参加市政府统一组织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深入北川极重灾区开展紧急救援救灾工作。

  舍小家、顾大家,一名共产党员的品行与操守在此刻升华!面对地震造成自家房屋受损严重、财产损失几万元,80岁高龄的父母体弱多病、居无定所,女儿远在外地读书无法回家照料的诸多困难,郑鸿同志的牵挂确实太多太多。但他全然不顾这些“小事”,坚持每天提前到岗上班,冒着余震威胁,与同事一道妥善处理各项业务。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面前,郑鸿同志始终坚持不流失一个客户、不丢失一笔存款,先后通过手机向优质客户发送慰问短信1000余条,深入企业及时开展重建信贷需求调查。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震后支行对公存款净增5000余万元。

  忘我工作,病魔面前显丹心

  2011年,盐亭支行要恢复重建,由于郑鸿同志能力强、业绩好,在当地有一定的人缘基础,绵阳分行决定抽调他参与筹建。尽管家里有80多岁身体羸弱的双亲,有患美尼尔氏综合症的妻子,都需要他去照料,异地读大学的女儿也即将毕业,面临就业难题,但他毅然接受了重返盐亭的新使命。

  一到新岗位,郑鸿就投入了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加时赛”。他主动放弃假日休息,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对全县4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逐户摸底调查,每天早上出发,骑上自行车,翻山越岭几十里,找路子、访客户、觅资源;晚上与同事们勤交流、定方案、做总结,经常忙到深夜。3月中旬的一天,在赶往盐亭县活性白土有限公司采集贷款资料的路上,他突然感到肝区剧痛,痛苦地蹲下身,用手紧紧按住腹部,好半天才缓过气来。同事要送他去医院,他说:“没事,休息一下就行,支行开业在即,今天能完成的工作决不能拖到明天!”通过前期的艰辛努力,开业前他就成功营销企业开户7户、对公存款1.8亿元,为支行“开门红”立下了汗马功劳。

  工作一项没落下,郑鸿的身体却被生生拖垮了。4月以来,他持续咳嗽,日渐消瘦。起初,他以为是气管发炎,便买点消炎药、生姜片对付一下,又继续埋头工作。谁料到,无情的癌细胞正在他体内肆意扩散。随着腹痛加剧、咯血等症状的出现,在同事和亲友们的再三劝导下,他才在妻子陪伴下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取报告时,因为还要参加客户经理考试,郑鸿将报告单随手交给妻子,就匆匆赶往考场……

  妻子拿到检查报告后,才从医生口中得知,丈夫已是肝癌晚期并伴随肺转移。她无法接受这残酷的事实,抑制不住悲痛失声大哭,她无法想象丈夫平时是如何强忍疼痛拖到现在。为了不给家里蒙上悲伤的阴霾,她决定对郑鸿和他年迈的父母暂时隐瞒病情,就编了个急性“肝囊肿”的谎言,劝说丈夫无论如何要立刻住院治疗。这时,癌细胞的迅速扩散让郑鸿的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的极度折磨、医生的严肃神情、家人的欲言又止终于让郑鸿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清醒认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坦然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住院后,他向医生恳求将手术推迟一周,以便把手头十分要紧的工作交接清楚。

  6月3日,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手术室,主刀医生小心翼翼打开他的腹腔,又默默缝上,他的病情已严重恶化,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住院后,绵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涛专程赶赴医院探视慰问。病榻上,郑鸿从昏迷中醒来,紧紧握住王涛行长的手,用嘶哑的嗓音说出第一句话:“王行长,我很愧疚,工作没有做好,盐亭支行开业才两个月,我就倒下了,怪我身体不争气啊!”同事们去看望他,他总是关心支行业务发展得怎么样了,并鼓励大家一定要加倍努力,把盐亭支行做大做强,成为同业第一。

  面对高昂的后期治疗费用,绵阳分行工会准备动员全行员工开展募捐,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断然回绝,并向组织表示:“千万不能给大家添麻烦了。如果这样,会让我更加不安!”

  郑鸿,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用他朴实却绚丽的生命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高境界。他的铁骨,是工商银行发展壮大中不屈的脊梁;他的丹心,闪烁着铁锤镰刀坚毅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平凡,但在工行发展的进程中,却镌刻下“工于至诚 行以致远”一道不可磨灭的印痕。

 
网站声明 | 服务网点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行| 服务热线 95588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