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证券

您所在的位置: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2月28日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曝光 三大赛道成为加仓方向

2025年2月以来,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多家公私募及外资机构的最新调仓动向曝光。人工智能(AI)产业链、医药、大消费等赛道成为机构加仓的首选方向。从公募机构来看,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中欧基金葛兰、睿远基金傅鹏博和赵枫、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和乔迁、华泰柏瑞基金董辰、富国基金杨栋、融通基金万民远、华安基金胡宜斌、国泰基金程洲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作明显。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速 中国资产“磁吸力”增强

外资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近一段时间,有关部门陆续推出系列举措,释放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速的积极信号。专家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中国资产“磁吸力”将进一步提升,外资机构将继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两部门发布方案 银行保险绿色金融发展路线图绘就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月27日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拓宽绿色融资渠道,采取市场化方式投资绿色发展领域的股权项目和股权基金。《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从加强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资产组合和自身运营低碳转型、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深化绿色金融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在组织保障方面提出4条具体措施。

上海证券报

•‍逾3000家A股公司“透底”2024年业绩 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加速回暖

截至2月26日,A股3139家公司“透底”2024年业绩相关情况。其中,2817家披露业绩预告,480家披露业绩快报,12家披露年报(含重合)。一幅稳增长、优结构、重回报的上市公司全年发展图景徐徐展开。从已披露数据来看,约六成A股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从细分行业和属性来看,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业绩亮眼,以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业绩向好夯实回报根基,包括同花顺、聚灿光电等一批A股公司推出2024年年报分红计划(含股东提议),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传递发展信心。

•‍国联民生证券“首秀” 战略规划揭开面纱

2月27日至28日,以“融汇江湖,潮涌向新”为主题的国联民生证券项目合作大会在无锡启幕,这也是“国联+民生”正式合并更名后的首度亮相。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顾伟在会上发布国联民生证券战略规划。国联民生证券将以1个中心愿景、2大发展理念、3条战略目标、4项行动计划、5块业务版图为战略,打造一流投资银行。

•‍“现金奶牛”策略ETF成基金新宠

在A股市场红利指数基金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在开拓稳健价值投资的新方向。近日,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的“现金奶牛”策略ETF成为公募新宠。继国泰、华夏基金相关产品发行后,易方达、嘉实、银华、永赢、华宝、摩根6家基金公司迅速跟进,相继申报相关产品,试图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

•‍并购重组浪潮依旧 产业并购基金渐成趋势

并购重组市场延续火热浪潮。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布了600多份与并购重组相关的公告,产业整合型并购是主流,与科技相关的并购日趋活跃,由地方国资或上市公司作为发起方设立的并购基金也渐成趋势。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指出,产业逻辑支撑叠加政策支持,成为了本轮并购浪潮持续火热的主要原因,并购重组市场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不仅交易活跃度与规模提高,更重要的是,并购项目的质量及监管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购的实质效果与产业整合的深度更受关注。

•‍突破1.9万亿元 A股市场融资余额创十年新高

近期资金做多情绪浓厚,A股市场融资余额水涨船高。2月26日,A股市场融资余额为19031.65亿元,这是继2015年7月3日后,融资余额再次突破1.9万亿元大关。数据还显示,2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为1386.28亿元,金额为10年来的第二高。在历史上,单月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00亿元的,只有13次。融资客都在买什么?记者统计发现,无论是从板块抑或个股,TMT(即电信、媒体和科技)板块风头强劲。其中,融资净买入额规模最高的股票包括拓维信息、光线传媒、海光信息、优刻得-W、中国联通等。

•‍DeepSeek推动AI平权 国产算力迎来价值重估

今年以来,深度求索(DeepSeek)概念指数大幅飙升,算力产业链方向涨势尤为迅猛,包括算力租赁(IDC)、云计算、AI算力等指数春节后均飙涨逾40%。早在1月27日,DeepSeek在苹果美国区和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榜登顶,影响力大增,引发投资者对人工智能行业格局变化的关注。DeepSeek的创新突破以及开源策略,不仅吹响了AI平权的号角,更带来了国产算力产业链的“正反馈循环”——算力效率提升推动应用场景爆发,应用需求反哺算力迭代,形成双向赋能的产业生态,进而带来国产算力产业链的价值重估。

证券日报

•‍多地出台专项法规护航低空经济 兼顾“管得住”与“放得开”

近期,不少地方制定或计划制定专项法规,为低空经济“起飞”保驾护航。自2025年2月28日起,《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据无锡市司法局官网披露,去年《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已列入立法议程;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1月10日,苏州市召开了低空经济立法推介会。“这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相关法规出台后,将为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指引和保障,有利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记者表示。

•‍银行频发“纳贤令” 岗位职责要求“一专多能”

各大商业银行春季人才招揽暖意渐起。近期,多家银行发布社会招聘公告,除了国有大行外,众多中小银行也纷纷加入揽才大战。从银行公布的招聘信息来看,数据分析、AI(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软件开发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正日益增长。岗位要求“一专多能”趋势正在显现。高端人才猎寻机构CGL数字金融团队合伙人贺淞告诉记者:“在数字化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银行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同时,这也对银行的人才队伍和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市场化招聘的角度来看,银行对于具有前瞻性的人工智能科技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长。”

•‍险资机构2025年资产配置策略:债券仍是首选 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险资大幅增配债券和股票。那么,今年险资又将采取怎样的配置策略呢?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首选配置对象仍然是债券,同时,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预期也较为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债券配置能够很好地匹配险资的负债属性,而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则有望为险资带来超额收益,并为股市注入更多资金。

编辑:罗浩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新华财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