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英国刚刚决定脱欧,而唐纳德·特朗普也尚未被选为美国总统。“黑天鹅”让国际金价一度被避险情绪推升至了最高点1377.5美元一线。彼时,黄金“避险之王”的名号可谓是“实至名归”。而近一年来,国际黄金价格的走势却又是“跌宕起伏”,金价一次次受到“避险”之力的推动,而却又无奈在每次风险退潮后遭到无情抛售,投资者们着实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买预期,卖事实”这一投资界的铁律在黄金市场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
近段时间以来,黄金多头们在市场中更是遭遇到了“连环击”,用“一蹶不振”形容本轮国际金价的单边下跌走势可谓再恰当不过了。分析人士指出,货币宽松的时代即将远去,推高的利率也将重创黄金等无息资产。而从下半年来看,欧洲局势对国际金价的扰动也在降低,经济出现了好转迹象。而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上祭出加息和明确“缩表”细节的货币政策组合,及持续偏强美国经济数据都将可能对后市金价的上涨形成压制。
“史诗级”别闪崩
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国际金价正是在避险情绪的推动下才一度被短暂推升至了最高点时的1377.5美元。今年以来随着以欧洲地缘政治为代表的风险因素逐一退潮,风险资产则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市场的热捧。市场惊呼美国的科技股已是地球上最“拥挤”的交易,即便当风险资产“回调”之音不绝于耳之际,以亚马逊、谷歌为代表的纳斯达克科技股仍以动辄半年20%、30%的涨幅和处在历史高位附近的“亮眼”表现与同时期黄金的“踌躇不前”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投资风格出现转换的背景下,“避险之王”的光环庇佑之下的黄金正迅速“失色”。
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发布的最新一期《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指出,黄金ETF流入量和各国央行购入量的双双放缓也抵消了黄金实物的投资增长,而第一季度黄金需求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从第一季度的需求状况看,黄金就已经出现了下跌的苗头。COMEX的库存数据也可以直观反映出近期黄金库存不断减少的事实。简而言之,当价格下跌时,部分持有者就会把黄金用到其他回报较高的地方,库存也相应减少,反之则将增加。
当前,资金在黄金市场流出的状态在敏感的投机市场表现更为明显。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7月7日)公布的周度报告显示,截至7月3日当周,黄金投机性净多头减少37873手合约,至93799手合约,表明投资者看多黄金的意愿继续降温。而作为黄金投资需求风向标的ETF资金也处于流出态势。据全球最大黄金ETF基金SPDR Gold Trust的数据,截至本周的7月11日,其黄金持仓量较上一交易日减少了2.96吨至832.39吨,而上周二也就是7月4日该数据则为846.29吨。当前,各路资金“用脚投票”的背后,或许也暗示市场对黄金上涨的信心已发生动摇。
就在资金大举逃离黄金市场之际,贵金属市场近期也屡现“诡异”行情,继6月26日黄金出现“闪崩”后,7月7日白银市场也出现了瞬间暴跌10%堪称“历史级别”的“闪跌”。在惊叹避险资产成为“火药桶”的同时,市场也纷纷揣测背后的元凶。分析人士指称,“乌龙指”、算法交易和缺失的流动性都可能是造成“闪崩”的原因。但市场当前抛售速度的加快或是这两起“闪崩”悬案的罪魁祸首,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更可能的则是当前市场的抛售行为给“闪崩”创造出了流动性缺失的环境。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当前市场对于贵金属前景的悲观态度。
而随着地缘政治因素的逐渐趋稳,尤其是欧洲选举结果逐一揭晓后“疑云”渐消,“避险”师出无名。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提到当前在货币和金融环境总体宽松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活动势头增强,通胀回升的预期也有所增加。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逐渐趋稳的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的上升使得黄金避险属性光环逐渐褪去。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当前避险情绪已救不了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