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5月30日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近860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16时,今年以来已有1491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达858.6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通常表明公司管理层认为自身股票低估,市场爆发回购潮说明A股整体估值偏低,A股市场预期乐观。广发证券表示,上市公司适时进行股票回购,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稳定或提升股价、增强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同时,积累库存股用于股权激励或转换可转债等用途,有利于上市公司长期健发展。

  ·黄金市场踩下“急刹车” 业内称牛市未完

  国际黄金价格在持续大涨并迭创新高后,近期遭遇“急刹车”,一度自高点2450.1美元/盎司回落超120美元/盎司。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美国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的倾向,将支撑美元与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给予贵金属市场一定压力,金价回调大概率反映的是美联储降息延后造成的冲击。后续如果美联储启动降息,将对金价构成显著支撑。此外,在央行不断加大购金力度、全球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支撑下,未来金价潜在上涨空间仍较大。

  ·一线城市接力出招 稳楼市信号明确

  近日,广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相继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其他一线城市均已宣布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并对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业内专家表示,各地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购房需求释放,特别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一线城市加大房地产政策实施力度,有利于提振居民购房意愿及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报

  ·16.38%!A股股权质押比例有抬头迹象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有抬头迹象。Wind数据显示,2023年末,大股东质押股数为5167.53亿股,占所持股比例为16.02%。今年以来,大股东质押比例小幅攀升,最新合计质押股数达5296.7亿股,占所持股数比为16.38%,较上年末上升0.3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偏高,甚至满仓质押。统计显示,截至5月28日,207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累计质押数占持股数比例超过80%,其中65家满仓质押。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部分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质押股份面临平仓风险。同时,从过往的经验看,质押风险升高大概率会间接影响公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公司控股权的稳定性,进而损害公司长期价值。对此,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

  ·呵护资金面平稳跨月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放量

  临近月末,央行选择加大逆回购操作呵护市场流动性。5月29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由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2480亿元。这是5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首次放量。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考虑到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升质效、政府债发行将放量等趋势,以及汇算清缴所得税、流动性指标考核等跨月因素,央行通过加大逆回购力度,逐步开展及时、强力、有效的流动性调节,这体现了央行根据流动性供求和市场利率变化。

  ·应对价格波动抵御风险 锂矿企业首选提升资源自给率

  “目前碳酸锂价格算是稳住了,销售端比较稳定,出厂吨价在10万元至11万元,库存也没多少。”对于近期锂价及碳酸锂行情,藏格矿业旗下藏格锂业负责人没有表现出过多担忧。在他看来,碳酸锂需求还在稳定增长,只是价格回归理性而已。江西宜春某头部碳酸锂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最近锂电下游进入新一轮备货期,客户拿货积极性有所提高,公司产能利用率亦有提升。近期碳酸锂价格企稳得益于锂电下游材料产业排产回升,而对于经历了短期内价格从“暴涨”到“暴跌”的锂矿企业而言,面对价格波动时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已引起行业共同思考。记者采访获悉,提升资源自给能力或成为眼下最优“选项”。

  证券时报

  ·投资者持续涌入跨境理财通 头部券商展业计划曝光

  近日,监管部门公布了4月的跨境理财通展业数据。数据显示,4月新增个人投资者1.3万人,为该业务开通以来的历史次高值,历史最高值为3月的2.4万人。值得一提的是,4月已取消了具体的持仓产品信息公布。“投资者的持续涌入,与政策的调整有关。今年2月底,跨境理财通政策进行了优化,降低了参与门槛,提高了投资额度。”某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目前,券商也在积极备战跨境理财通,有消息称券商的跨境理财通业务很快会获批展业,但该消息未获证实。不过,有头部券商已公开回应了展业计划,将从网点、产品、科技等方面进行布局。

  ·年内超额收益显著 指数增强基金加码布局

  近两年,由于大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一般,甚至被部分宽基指数超越,以跑赢指数为目标的指数增强基金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数据显示,指数增强基金在今年普遍收获了不错的超额收益。截至5月28日,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易方达沪深300精选增强A等多只基金均获得了超10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此外,在中证10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下跌的情况下,跟踪这些指数的指增基金却逆市上涨,年内收益为正,超额收益显著。在业绩的带动下,指数增强基金的投资价值正越来越被资金认同。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许多基金投顾将指数增强基金纳入组合,许多机构投资者也将指数增强基金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国家大基金持有8家公司股票超5年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此前已成立过两期,注册资本分别为987.2亿元和2041.5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末,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共出现在3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按照历年年末统计(2024年按一季度末统计),8家公司获国家大基金持股超过5年,三安光电获国家大基金持股长达10年,长川科技、通富微电、国科微获国家大基金持股长达7年。31家公司中,国家大基金平均持流通股比例为9.47%,德邦科技、江波龙等4家公司获持股比例超过20%。另外,北方华创、通富微电、沪硅产业及燕东微4家公司获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同时持有。

  证券日报

  ·假期临近出行需求旺盛 多家上市旅企加大新产品供给

  端午假期、暑期临近,携程、美团等多个平台的数据释放出消费者积极出行信号。在端午假期、暑期出行热度带动下,多家上市旅企也加大新产品供给力度。例如,海峡股份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西沙航线产业链协同优势,不断做大规模,开发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丰富游客行程和体验项目。同时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岛屿旅游品质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西沙航线高质量发展。南京商旅表示,公司各旅游子公司将积极做好运力和人员储备,制定节假日营销方案,线上线下结合,加大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迎接端午假期、暑期客流高峰。

  ·“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海”建厂计划揭开面纱。近日,松原股份、合兴股份相继发布海外建厂计划。此外,今年还有卡倍亿、派生科技、嵘泰股份、中原内配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官宣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2年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平均海外收入占比从7%快速提升至25%。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进入结构性竞争阶段,“出海”有望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券商加快调研更新换新上市公司 新质生产力更受关注

  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券商充分发挥“研究力”,纷纷将研究视野投向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聚焦相关产业发展前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已经调研了与设备更新相关的上市公司近70家,涉及消费电子产品、电气部件与设备、工业机械、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环境与设施服务、航天航空与国防等多个领域。券商调研时最为关注的问题包括设备更新需求的具体规模和增长趋势、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新华财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