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行积极发挥大型银行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并通过自身开发或委托代理方式,有步骤地将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一系列现代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支持“以工辅农、以商辅农”中,工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工行结合广东省委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广东“三农”工作主要任务,通过对涉农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来反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既有效降低了信贷支农成本和信贷风险,又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的需求。截至今年11月末,广东工行支农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3亿元多,其中今年新投放87亿元。
广东工行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具备较强科技实力和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大型农垦集团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特色种养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种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二是积极推动农业装备水平的现代化,增加对农业装备设施、农机具、农药、化肥、农膜等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贷款投放。三是积极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流通、储运、销售,重点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上规模、有特色、科技型的“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是通过支持小企业发展,特别是支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的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五是发挥票据融资业务相对其它信贷业务门槛 低、风险可控、周转快、效率高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票据融资服务力度。
经过长期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近年来,工商银行已经由过去简单的吸收储蓄、提供一些结算便利,发展到了通过服务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上来,发挥了联结工业与农业的融资纽带作用,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除了自身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外,工商银行还通过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债券发行、资金拆借、账户服务、支付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等业务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广东工行已与5家省内农信社建立了票据融资业务合作关系,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转贴现业务的融资支持。
|
|
|